2009年12月10日,2009年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光在光纤中传输已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开创性成就”、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George E.Smith因“发明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科学家Venka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Steitz、以色列科学家Ada E.Yonath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Elizabeth H.Blackburn、Carol W.Greider、Jack W.Szostak因“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自1901年12月10日开始颁发以来,作为评价世界卓越科学成就的最高标准,100多年来几乎囊括了基础科学最优秀的科学成果和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代表了人类在科学探索之路上的最伟大成果及人类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展示了科学世界绚丽多姿、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因此被公认为最具权威、最有影响、最有声望的科学奖项。作为偶像、神话和仪式、诺贝尔科学奖已成为优异和国际荣誉的代名词而深入人心。
诺贝尔奖通过成功的运作及宣传,直接和间接地传递着“在科学中什么是重要的”等信息,反映并传播了支撑现代科学的价值,除其授奖学科的范围应该扩大、获奖项目的人数应该适当增加、评选过程应更加透明、不应有性别歧视等问题之外,绝大多数的选择是客观、公正、准确的、这逐渐使诺贝尔奖成为一种标志、目的和制度。就具体科学成果、研究方法、科研方向、学科领域而言,诺贝尔奖本身已成为了一种评定其科技水平、创造潜力、发展前景、社会影响的语境。在中国,力争孕育出本土诺贝尔奖研究成果已成为基础研究的重要目标。
科技领域重大的理论突破、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重大突破。诺贝尔科学奖成果在选题、实验、分析、研究等环节表现出独特性质,体现着科学研究的原创性、重要性、系统性、艰难性、深远性。但从科学家角度看,诺贝尔奖是其潜心追求科学之外可遇不可求的礼物。一个科学家能否获得诺贝尔奖,除与年龄、天赋、学识、素养、机遇、学术背景、思维方式、科学视野、研究方向、学科领域等相关外,还与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部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
从科技政策看,诺贝尔科学奖的成果不是精心设计出来的,而是一个国家在缔造科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政府部门、教育界、科技界需想方设法培育有潜力、兴趣、动力的青年才俊,促进其深刻理解科学、欣赏科学,发掘、吸引、鼓励、支持做研究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使科研人员集中精力、自由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团结协作。有信心和才能的科研人员要勇于提出、解决重要问题,积极从事技术工艺攻关、发现新自然现象、证明科学命题、提出创造性观念、完善科学假设、导出崭新理论体系、开创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尽力优化科研方式、创新意识、思维传统、文化氛围、科学素养、科技政策、评价导向、管理方法、社会环境、教育目标等科研生态,摈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躁浮夸,激励求异、自治、协同、超越、重大原始创新型科学发明将不负努力涌泉相报。
------转自《科技导报》2009,27(24) |